开启左侧

[军队] 日本中国派遣军战斗序列

[复制链接]
守望者 发表于 2021-10-31 12:22:4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抗战中期,日本陆军有5个战略战役集团或总军:日本国内的第一总军、第二总军、日本南方军(日本南部及太平洋各岛屿)、关东军、中国派遣军。

   1937年“七七”事变后,日本政府决定向华北派遣日军。7月中旬以后陆续增派了4个师团及2个独立混成旅团,均编入日本原驻华北的中国驻屯军,除用以侵占平津外,还企图侵占整个华北地区。8月,日本参谋本部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,命令编组并向上海派遣“上海派遣军”;同时又向华北增兵,将中国驻屯军编组为“华北方面军”。11月,日本参谋本部为统一指挥入侵上海及其周围地区的作战,又编组“华中方面军”,将上海派遣军划归其管辖。

  1938年2月,日本大本营为统一指挥入侵华中地区的作战,命令编组“华中派遣军”,并撤销华中方面军和上海派遣军。

  随着侵华战争的扩大,为统一调配使用侵华日军,1939年9月,日本大本营命令组成“中国派遣军”,以西尾寿造为总司令、板垣征四郎为总参谋长,设总司令部于南京,同时撤销华中派遣军。中国派遣军统辖华北方面军、第11军、第13军、第21军及第3飞行集团等,共有23个师团另17个旅团,总兵力达85万。具体如下:
   1939年中国派遣军系列,司令部设于南京

   总司令官:西尾寿造(1939年9月12日)、畑俊六(1941年3月1日)、冈村宁次(1944年11月23日)

   总参谋长:板垣征四郎(1939年9月4日)、后宫淳(1941年7月7日)、河辺正三(1942年8月17日)、松井太久郎(1943年3月18日)、小林浅三郎(1945年2月1日)

   直属部队

   第11军驻武汉,司令冈村宁次,

    辖第6师团、第106师团、第39师团、第13师团、第3师团 、第101师团、第4师团、第40师团

   第21军驻广州,司令官:安藤利吉,

    辖第5师团、第18师团、台湾混成旅团、近卫旅团、海军陆战队

   第13军驻上海:司令藤田进,

    辖第116师团、第15师团、第17师团、第22师团、第16师团、独立第11师团、独立第12旅团、骑兵第4旅团

   华北派遣军:司令部驻北平,司令多田骏,

    直属部队及第27师团、第110师团、第33师团、独立第15旅团、独立第7旅团、独立第8旅团

   第12军驻山东,司令饭田贞固,

    辖21师团 、第32师团、独立第10旅团 、独立第6旅团、独立第5旅团

   第1军驻太原:司令筱冢义男,

    辖第36师团、第37师团、第41师团、独立第16旅团、独立第9旅团、独立第3旅团、独立第4旅团

   蒙疆驻屯军驻归绥:司令冈部直三郎,辖第26师团、独立第2旅团

  华南派遣军(1940年2月9日21军废止,编入22军,归中国派遣军),司令官安藤利吉

   第18师团、第104师团、近卫师团、第38师团、第28师团

  1943年冬天,美军在南太平洋展开反攻,中国派遣军大批师团向日本南方军转隶,到44年6月,部队只剩下56万人左右(华北22万,华中26万,华南8万)通归第二任总司令官畑俊六指挥。1945年夏,日军中国派遣军统辖有:在华北的华北方面军、在湘鄂赣等地的第6方面军,在江浙等地的第13军、第6军,在两广及香港地区的第23军和日本海军中国方面舰队。

  1945年8月15日,日本投降时,中国派遣军及台湾的第10方面军和越南北部的兵力约有110万。

世界于你而言,无意义无目的,却又充满随心所欲的幻想,但又有谁知,也许就在这闷热令人疲倦的正午,那个陌生人,提着满篮奇妙的货物,路过你的门前,他响亮地叫卖着,你就会从朦胧中惊醒,走出房门,迎接命运的安排。
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